酱菜厂,酱菜批发,红油酱菜,魔芋肚丝,山东酱菜
俗话说,要想富,先修路。对阜阳市颍东区贫穷户张兆海来说,想致富,找项目。一个偶尔的时机,让颇具市场认识的张兆海开掘出一条共同的“市场项目”,在自家的咸菜缸里找出了一条致富路,家里的年收入由几年前的几千元,两三年间就翻到了几十万元。“今年年底,这个贫穷户的帽子,我是要彻底扔掉了。”有了底气后的张兆海这样逢人说道。
立冬时节,天晴气爽。笔者一大早来到了位于颍东区插花镇王桥村王寨庄的美态家庭农场,展示在眼前的是一片片绿油油的雪菜,扑面而来的是阵阵幽香,10多位采摘工人并排坐在地里,一边沐浴着冬日温暖的阳光,一边割取着一棵棵脆嫩的雪菜,清算洁净后,划一地码放在搬运框里。不远处的电动三轮车上已满载着雪菜往加工基地疾驰而去,抢在雪菜还在新颖的状态下,进入腌制工序……眼下,美态家庭农场迎来了第四茬雪菜收割腌制的日子。
“现场行情好,前三茬雪菜已销售一空了,第四茬还没腌好,订单就已销售进来。”张兆海乐呵呵地说,以前靠种葱卖,一亩也挣不几个钱,如今经过“多茬+轮茬+休耕”的雪菜种植形式,不但进步了土天时用率,而且直接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,每亩地有5000多元的收益。如今,农场流转了60多亩土地种植雪菜,注册商标阜里香牌雪菜也进驻到阜阳市的各大商超和批发市场,一年销售量在10多万斤以上,另外,还有10多万斤的梅干菜,而且这个势头还在继续攀升。
张兆海所在的王寨庄是个贫穷庄,24户人家中有21户是贫穷户,他的家庭农场种植雪菜项目是庄里的首个脱贫项目,承载了村里贫穷户脱贫致富的希望。如今,张兆海流转的60多亩土地,大局部是贫穷户家庭的,用工的80%以上也都是贫穷户。今年72岁的王祥英通知笔者,她家里的2亩多地以900元一亩流转给了农场,每天在农场务工有50元的收入,一个月有1000多元工资,而且只做一些割菜、摘菜的重活,“像我这样的年岁,在外面打工基本就没人要了”。
“贫穷的滋味不好受,没有政府扶贫政策的鼎力支持,没有村民随叫随到的工作,农场的开展也没这么快。”张兆海深有感触地说,人富不能忘本,下一步准备开展传统老坛酸菜腌制,以精密化、多元化加工翻开阜城以外的市场,经过网络停止线上线下销售,争取更大市场份额,让王寨庄更多的土地活起来,更多的村民动起来,做好“一庄一品”雪菜事业,一同脱贫致富。